10月30日,全億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在宣布獲得幾十億元B輪融資的同時,與成都芙蓉、宜賓天天康等5家連鎖藥店簽訂了合作協議。此前,全億健康曾獲得基石資本數十億元的投資,之后全億健康的收購戰績斐然,擴張范圍涉及三省,包括江蘇的恒泰、中誠、濟生堂,浙江的溫州一正、葉同仁,河北的廊坊一笑堂。全億健康收購的大手筆令人關注,尤其是對恒泰的并購,當時在江蘇的連鎖藥店中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全億健康此番強勢進軍四川,無疑將成為實施大西南聚焦戰略的一心堂的主要競爭對手,使得原本有些明朗化的四川藥店格局產生新的變數。在加入全億健康陣營的連鎖藥店中,不乏百強藥店的身影,目前全億健康的銷售總額已逾50億元,成為構建藥店競爭新格局的主導力量之一。
如果說此前藥店圈發生的并購只是一個簡單直接的買買買市場,那么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并購已進入到一個配置更加有效率、利益更加均衡、合作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的共贏時期。多股并購力量的存在也從早期的增加門店和銷售規模的比拼,發展到后期的整合質量的較量,這也將決定并購主體對被并購對象吸引力的增強或減弱。
并購的四股主導“力量”
當前,藥店的并購接二連三,但對藥店競爭格局產生主導作用的有四股“力量”。
在這場并購大戰中,第一股“力量”的表現依然搶眼,如益豐以參股的形式與河北新興“聯姻”,老百姓用控股方式獲得內蒙古通遼澤強的“話語權”,這對其全國市場的布局可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而且它們有先手優勢,在深耕重點市場的同時,不斷向全國各自的空白點發力。
第二股“力量”的擴張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如已經擁有巨大“體量”的眾友健康走出西北后在浙江和安徽,以及手握雄厚資金的全億健康為實現年底總銷售額60億元的目標,在四川和河北接下來還會有多大的并購力度?
“第三股”力量如貴州一樹在本省內的優勢明顯,基本把該省主要的連鎖藥店“一網打盡”,盡可能壓縮了競爭對手的并購空間,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整合與消化。
第四股“力量”開始嶄露頭角,一手抓發展,一手尋找志同合者,在前三股“力量”的大軍壓境下究竟會有多大作為,有待進一步觀察。
并購進行到現階段,賣掉企業套現不再是連鎖藥店的首選,經歷了加盟熱后,大部分被并購標的都選擇成為并購主體的一員,控股、參股兩種方式都有捧場客。
越來越多的百強連鎖加入并購合作的行列,對整個藥店行業的整合速度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這種作用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促使更多的連鎖藥店追逐資本浪潮的步伐,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內部各方面整合的迫切性。
自發整合將成明日黃花
燕喜堂和貴州一品與其他連鎖的自發整合,曾被視為業內的佳話,此后有一些連鎖也有類似的合作,如四川東升大藥房、巴中怡和藥業連鎖、南充嘉寶堂正紅大藥房、成都同樂康橋大藥房等6家連鎖以所有門店資產入股,共同成立股份制新公司,此舉更是一時吸盡眼球。然而在資本浪潮的沖擊下,藥店的自發整合過程困難重重,容易產生變數。
面對老百姓和益豐在江蘇的大舉并購,江蘇的連鎖由先聲再康主導,曾聯合江蘇各地多家區域龍頭連鎖,共同探討股權合作,結果沒有下文。河北的唐人醫藥同樣謀劃過與新興、華佗等幾家當地的主流連鎖共同組成一個河北區域的大連鎖,也沒有成功。
今年1月,唐人醫藥與通遼澤強簽訂合作戰略協議,按照協議規定,雙方將進行股權合作,未來通遼澤強成為唐人醫藥的子公司,通遼澤強的原股東將占有唐人醫藥一定比例的股份。按照雙方的設想,先在河北市場打好基礎,然后在京津冀、東北等地發力并購,做大規模,謀求主板上市。然而在9月29日,老百姓發布公告稱,擬以27137萬元收購通遼澤強51%的股權,這意味著通遼澤強將成為老百姓旗下一員。
10月30日,巴中怡和藥業連鎖出現在與全億健康的簽約名單上。在簽約儀式上,其中一家連鎖老總表示面對急劇整合的市場,已經不容許企業慢慢自我發展。顯然,這種心態在連鎖藥店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可視為對自發整合失去興趣或耐心的注解。
能夠獲得一筆現金,保留一定的股份,借助收購方的實力企業還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提升——對于藥店的創辦者來說,這種方式的吸引力顯而易見。通過轉讓51%的股權,通遼澤強的持股人獲得了27137萬元的現金,雖然有對凈利潤的股權對賭協議,但輸入老百姓相對先進的管理、商品等體系后,估計通遼澤強要提升凈利潤,難度也不大。
為了加快“擴軍”和搶占“地盤”,國大計劃引進戰略投資者,原來全資收購的益豐也采用了參股的形式。更激烈的并購競爭將提供給被并購對象更多的自主權、更靈活的合作方式和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力要比自發整合的方式大得多。
藥店新競爭格局初具
作為后來者,全億健康的目標明確:整合以收購各區域的龍頭連鎖為對象,“做單一城市的寡頭”,如收購常州的恒泰與中誠后,成為當地第一大連鎖。其實,近期益豐收購的廣州康信、老百姓收購通遼澤強,何嘗不是如此?這些大手筆的收購,一下子就建立了在當地市場的主導地位,等于加速了藥店新競爭格局的形成。
經過幾年的并購,藥店的新競爭格局雛形已經形成,以省劃分,可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一家連鎖獨大,即使有外來連鎖的并購,也不足以動搖其地位,如廣東、甘肅等;一種是兩強或三強并存,如山東、貴州等;還有一種屬于局勢尚不明朗,未來還可能出現較大變數的,如廣西、四川等。
以四川為例,四川的中小連鎖數量眾多,一心堂通過一系列的并購,目前在四川的門店數量超過500家,而全億健康通過此次并購,所獲得5家連鎖的門店數量約為200家左右,兩者相加不到1000家,而四川全省去年的藥店數量為30000多家,占比僅為3.3%。再以廣西為例,上市連鎖老百姓、大參林、一心堂都在廣西拓展多年,本土有一心、桂中、康全等,大家暫時還處于相持階段,因此并購顯然會成為改變該省藥店競爭格局的最大影響因素。
事實上,在未來的競爭中,不僅大參林、一心堂會加大對廣西市場的拓展力度,準備沖刺上市的健之佳也把毗鄰的廣西作為上市后的重點拓展對象。全億健康的信心緣自江蘇的并購,把恒泰、中誠和濟生堂收歸旗下后,其規模已和先聲再康相當,以全億健康的資金實力,再收購兩三個規模上億的連鎖問題不大,但也要看其主要競爭對象先聲再康、益豐的反應。
而那些競爭形勢尚未明朗的省份,大部分都是藥店數量較多、藥品零售市場規模較大,在全國位居前列,如江蘇、浙江等。從競爭的角度來看,這些省份不但是并購力量角逐的主戰場,也是競爭新格局的最大變數。
不過,即便上述的幾股主導并購力量進行了幾年的“掃蕩”,所收購的門店依然只占全國藥店數量較小的比例,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像美國由幾家大型連鎖占據藥店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局面不會出現。但在整合的大趨勢下,藥店之間的整合會加速,而且投入大型連鎖懷抱的藥店數量會越來越多。
記者手記
并購漸趨多元,如何借力使力?
在并購潮興起的初期,曾有藥店老總對這種狂飆式的擴張提出質疑。這很正常,因為最終決定藥店生存的是經營質量,比如看上市連鎖的季報或年報,也有關店的數量。
不過穩步擴張顯然不是資本的玩法,藥店從引入風投那刻起,風投就改變了藥店原來的競爭方式,再也不是比促銷、比價格等,而是比擴張的速度,先占領市場,擁有戰略主動權。這種擴張的特點是快和猛,甚至在競爭對手還沒有做出反應前,強弱已發生變化。
在資本擴張盛行的今天,即使藥店的模式再有競爭力,終究要按部就班,這意味著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成長空間,都會遠遠落后。
正所謂“天下分久必合”,藥品零售市場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巨變,使強存弱汰的趨勢更加明顯。做強無非兩種方式,一是借力,借資本之力;二是合力,合各方之力。借資本之力,做大是第一步;做大吸取各方資源,這是第二步。
既然合是大勢,就應該順勢而為。如果說在并購大潮的前期,許多連鎖藥店都看不清發展的方向,那么現在絕大部分的連鎖都已明白整合大勢不可抗拒,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勢而生,為企業謀求一個美好的未來。
并購進行到現在,已經不再是純粹的交易,還融入了共贏的合作理念,由此誕生了更多的并購合作模式。資本“盛宴”機會錯過將不會再有,何不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對象,痛痛快快愛一場——先做大,再做強。(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