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將達到79歲左右,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10/10萬、4‰和5‰以下,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8%左右。
在分級診療方面,鼓勵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服務,健全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以所有權為基礎的資產整合型醫療聯合體。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醫學檢驗、病理診斷、醫學影像、消毒供應、血液凈化、安寧療護等專業機構。
原則上按每2000-4000人的農村服務人口設置1所衛生室,每所衛生室配有2-4名取得執業資格的醫護人員;實施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推行“3+2”全科醫生定向培養模式。
強化醫保杠桿作用,對雙向轉診患者連續計算起付線,對未經轉診的參保患者降低醫保基金支付比例,每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自身情況和地理位置至少與2家二級以上醫院簽訂雙向轉診協議。
引導居民或家庭在與家庭醫生團隊簽約的同時,自愿選擇一所二級醫院、一所三級醫院,建立“1+1+1”組合簽約服務模式,簽約居民可在簽約組合內任意選擇一家醫療機構就診,到組合外就診須由家庭醫生轉診。
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方面,按照“允許突破現行公立醫院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要求,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和績效工資總量,推動公立醫院同崗、同薪、同待遇。
公立醫院可以探索實行目標年薪制和協議薪酬,鼓勵試行院長年薪制。嚴格控制高值醫用耗材不合理使用和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嚴禁將醫務人員收入與醫院的藥品、檢查、治療等收入掛鉤。
壓縮藥品流通環節,全面推行“兩票制”
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方面,加快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鼓勵試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
加快防治艾滋病、惡性腫瘤、重大傳染病、罕見病等臨床急需新藥及兒童用藥等的審評審批。淘汰療效不確切、風險大于效益的品種。解決好低價藥、“救命藥”“孤兒藥”以及兒童用藥的供應問題。扶持低價藥品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保持藥價基本穩定。
壓縮藥品流通環節,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推行“兩票制”。鼓勵醫院與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藥品貨款、藥品生產企業與配送企業結算配送費用。
醫療機構應按照藥品通用名開具處方,并主動向患者提供,不得限制處方外流,探索醫院門診患者多渠道購藥模式,患者可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使零售藥店逐步成為向患者售藥和提供藥學服務的重要渠道。(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