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網消息,從4月1日起,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將徹底取消普通門診,全面實現門診專科化。
▍又一三甲醫院取消普通門診
日前,上海知名三甲醫院仁濟醫院發出通知稱,為響應國家提出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的具體要求,2018年3月31日下午5點門診結束后,將關閉普內科門診。
據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初該院就制定了《逐步取消普通門診實施方案》,開始關閉下埔分院普通門診,取消了分院社區醫療服務項目,同時采取措施逐步減少院部普通門診量,提高專科門診量。2017年,該院取消了實行多年的便民門診。
據賽柏藍查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是一所公立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創建于1950年,其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白云醫院留守人員組建的東江醫院。
醫院下轄院總部、第一分院和博羅分院三個院區。總占地面積9.6萬㎡,建筑面積25.1萬㎡,編制床位2400張,實際開放床位3057張。總設47個臨床科室,16個醫技科室。
據醫院官網信息,在“中國地級城市醫院競爭力100強”排行榜中,醫院從2013年的第54名躍升至2016年的第28名,在“廣東省域醫院3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22名。綜合實力居全省同級醫院前列。
▍副總理也提小病、慢病在基層
大三甲醫院取消普通門診是我國分級診療政策推進落實的有力體現。推進分級診療不僅是政策的要求、更是十三五規劃的目標。
兩天前,國家衛健委正式揭牌,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并講話,就提到:
加快醫聯體建設,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基層服務能力,讓群眾信任基層,把小病、慢性病患者留在基層。
繼續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加快發展社會辦醫和健康產業,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壁壘,推動改革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此外,2016年4月,新任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談到,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基礎性制度設計,事關醫改成敗。
2016年,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主題新聞發布會上,馬曉偉再次詳解分級診療的落實路徑,特別提到分級診療要以縣醫院建設為抓手,解決城鄉分開的問題,老百姓得病不進城,90%能夠在縣醫院得到解決。
90%這一數據是有參照對象的。在國外,一般,80%的醫療服務由基層提供,大醫院僅提供20%。目前在我國,情況剛好相反,80%的醫療服務由大醫院提供,基層醫療成了配角中的配角。
米內網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現實。據米內網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藥品銷售額實現16118億元,同比增長7.6%。從實現藥品銷售的三大終端的銷售額分布來看,公立醫院終端市場份額最大,2017年占比為68%。
針對公立醫院占據藥品銷售份額將近7成的現狀,昨日,賽柏藍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隨著分級診療、醫生自由執業、多點執業、醫生集團的崛起,藥企銷售大多靠三甲醫院的情況將改變,而眾多藥企,對此是滿懷期待。
除藥企外,也有專家表示,推進分級診療,有助于回歸三級醫院的本質,從源頭上消除過度醫療。眾所周知,過度醫療往往和藥企營銷中的灰色手段有關。
據米內網數據,公立基層醫療終端市場份額近年有所上升,2017年占比為9.4%。可見,分級診療的效果已經顯現。
對于藥企來說,在分級診療之下,除搶占基層市場外,針對公立醫院的傳統營銷手段也面臨被革命。一藥企營銷經理就表示,營銷方式的改變不是選擇而是必須!(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