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指導,經濟日報社、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主辦的“2018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名單”和“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在上海發布。此次共計發布了718個品牌的品牌價值。
在今年的“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中,云南白藥、東阿阿膠、同仁堂、上海醫藥,4個醫藥品牌上榜。
在“2018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名單”中,醫藥健康組有46個醫藥品牌上榜、零售組有2個、產品品牌組有14個、中華老字號組有6個、自主創新組有4個。
品牌價值共計,4846億元。
含金量頗高
這兩個榜單含金量頗高。
據悉,這是我國權威機構,首次舉辦公益性的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發布,一方面是為了引領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方式的規范化,與國際品牌價值評價方式進一步接軌。
另一方面是為中國企業設立品牌價值提升的標桿,鼓勵中國企業建設品牌、提升品牌價值的積極性,真正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打造中國品牌正能量。
醫藥有望成支柱產業
就整理出來的醫藥品牌來看,基本上囊括了知名度、企業實力都能夠匹配這一稱號的藥企。綜合來說,這些企業、品牌,能夠算得上國內藥企中的翹楚。
需要冷靜的思考的是,醫藥產業,在國內經濟中的比重,和互聯網、金融等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從上榜數量看,百強榜中金融業品牌數量最多,有26個;通信與電子科技行業次之,10個品牌;地產和汽車行業緊隨其后,分別為9個和8個,上述4個行業品牌數量占半壁江山還多,上榜53個。
不過,對比這4個支柱產業,會發現目前對醫藥產業的利好政策是越來越多了,一如對上述產業的長期支持。醫藥行業有著天然的鋼需市場,其實也應當成為最好的產業之一。(來源:賽柏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