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省際間行業、企業的交流,協會按照年初工作計劃安排,于3月29日?4月1日組織省內部分重點企業赴重慶、四川進行為期4天的考察調研活動。
本次考察團由協會賀端?會長帶隊,部分企業代表共20人組成。省經信委張新明副處長受邀參加了此次考察活動。重慶醫藥行業協會張意龍會長、四川省醫藥行業協會余建軍秘書長不辭辛苦全程陪同,并分別介紹了重慶、四川醫藥行業發展情況。四川省經信委翟剛副主任、張忠輝處長參加了座談并講話。
考察團先后學習參觀的企業有重慶藥品交易所、重慶藥友制藥、岳池開發區、康弘藥業、成都千億醫學城、海思科藥業、百利藥業、四川千方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科盟•四川國際醫藥健康城、科倫藥業集團。具體報告如下:
一、主要發展特點。
(一)重慶市醫藥工業現狀。
2015年,重慶市醫藥工業總產值實現578.6億元,增長23.6%。其中,有規模以上醫藥企業143戶,同比增加11戶;實現工業總產值525.9億元(占重慶市工業的2.46%),同比增長22%,比重慶市工業平均和全國醫藥行業增幅高9.6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產值規模居全國第18位,比2014年再上升1位;利稅總額增長29.7%,其中利潤增長25.5%。
截止2015年底,重慶醫藥工業企業產值億元以上有92戶,新增9戶,完成工業總產值495.1億元,占全市的94%。其中年產值5億元以上重點企業有26戶,新增3戶。50億元級龍頭企業有2戶,分別為太極集團和天圣制藥;10億元級骨干企業有8戶,分別為天地藥業、藥友制藥、華森制藥、博騰制藥、華蘭生物、慧遠藥業、金山科技、科瑞制藥。億元以上重點品種54個,其中銷售收入10億元級拳頭品種保持3個。
2015年,重慶市醫藥工業產值規模十強企業分別為:天圣制藥、太極涪陵制藥廠、天地藥業、藥友制藥、華森制藥、西南藥業、博騰制藥、華蘭生物、慧遠藥業、金山科技。
1、重慶市藥品交易所:國家級交易所,全國性電商平臺。
重慶藥品交易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副廳(局)級事業法人單位,2010年3月31日正式成立,主要從事藥品、醫療器械及其他相關醫用產品的電子交易服務,在推動陽光交易、平抑藥價虛高、規范流通秩序、預防購銷腐敗、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三醫”聯動改革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其意義在于實現了為買賣雙方提供獨立的第三方平臺,在規范化平臺上實現市場化運作和資源有效配置。
重慶藥品交易所目前有交易會員1.6萬家;匯集國內外7000多家醫藥生產企業。有交易品規7.1萬個。年交易量近250億元。形成了不同質量層次、不同價位、多品種匯聚的“網上醫藥超市”。截止目前,無一例藥品質量安全事故,無一例結算差錯。
下一步的目標:一是優化完善“平臺交易+采購代理(GPO)+引入醫保藥品支付機制”融合式交易模式,增強市場化價格發現功能;二是加強區域橫向聯合,加快區域性藥品交易平臺建設;三是打造良好交易環境,服務醫藥產業發展。
2、重慶藥友制藥:更快成長能力、多種領域聚焦。
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化學原料藥及制劑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擁有多家子公司的符合中國GMP規范(其中固體制劑生產線已通過歐美法規市場cGMP認證,原料藥多品種通過美國FDA、歐盟EDQM、澳大利亞TGA、日本厚生省PMDA等GMP認證)的集團化制藥企業。經過七十余年的發展,藥友已成為年銷售收入達20億元、凈利潤近2億元的質量效益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以阿拓莫蘭、炎琥寧為代表的凍干制劑產品占據同類產品市場的主導地位。公司首創、原研的重磅新品凍干脂微球乳劑“注射用前列地爾干乳劑”市場覆蓋率穩步提升。主要原料藥產品75%以上均銷往美國及歐洲等市場,其中克林霉素系列產品已成為世界知名藥企全球最大供應商,克林霉素原料藥80%供應出口。
藥友制藥每年投入超過銷售收入的5%用于產品研發,并擁有120余名博士、碩士組成研發團隊。聚焦領域包括肝病、心血管、營養、抗感染、精神類等。
(二)四川省醫藥工業現狀:
全省403戶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統計,2015年1-12月全省醫藥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1319.60億元,同比增長11.80%;工業銷售產值累計完成1249.40億元,同比增長10.50%;出口交貨值累計完成15.60億元,同比增長14.90%;完成化學原料藥22.50萬噸,同比增長17.20%;完成中成藥53.60萬噸,同比增長3.90%。1-12月全省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206.60億元,同比增長10.90%;實現利潤總額累計114.80億元,同比增長13.70%;實現利稅總額累計183.40億元,同比增長12.50%;資產總計1105.80億元,同比增長9.30%。
1、 科倫藥業集團:創新驅動,內生增長。
科倫藥業集團創立于1996年,現已成為擁有海內外90余家子(分)公司的現代化藥業集團,集團共包括了下屬的制造業(科倫藥業)和商業(科倫醫貿)這兩大板塊。其中,科倫藥業于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科倫藥業生產和銷售包括輸液、粉針、凍干粉針、小水針、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透析液以及原料藥、醫藥包材、醫療器械等共計562個品種932種規格的產品,主要集中在輸液、抗菌素和生物制藥三大板塊,2015年輸液產量達45億袋(瓶),直立可立袋輸液包裝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015年科倫集團營業收入實現391.1億元,同比增長6.48%。科倫醫貿年銷售達150億元,進入全國醫藥流通行業前10強。
科倫藥業集團堅持每年將銷售收的6%以上的資金投入研發創新,全面推進面向中國和全球市場的化學小分子、生物大分子以及新型給藥系統的仿制和創新產品線布局。先后被國家論證認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第三批創新型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等資質和稱號。
2、康弘藥業:長遠布局,專業創新。
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弘藥業)是一家致力于中成藥、化學藥及生物制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的醫藥集團,總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現有員工4000余人,擁有中成藥、化學藥和生物制品生產基地,銷售網絡遍布全國。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0.67億元,同比增長22.84%。
康弘藥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并建立了多個與生物制品、化學藥以及中成藥相關的創新平臺,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中的比例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研發投入力度正在向國際平均水平迅速靠攏,已申請和授權專利達到197余項(國外專利40余項),發明專利188項。其獨立開發的哺乳動物細胞無血清懸浮培養工藝,處于國內領先、國際接軌的水平。其代表品種為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家I類生物新藥,已處于眼科領域國際生物新藥研發前沿。并于2013年獲得國家食藥總局頒發的新藥證書和藥品注冊批件。
3、海思科藥業:科技為本,跨越發展
海思科醫藥集團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新藥研發為核心,銷售能力特別突出的醫藥類集團化上市公司。公司是腸外營養行業領導者,在肝病領域細分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是全國排名前列的肝病用藥生產銷售基地,現有員工1894名,其中包括35名博士、160名碩士。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科技投入和新研發,每年科技投入16%以上,為國內醫藥企業最高企業之一。前幾年企業還以研發成果為主,近年來,企業已經實現完全自主研發及生產,新藥研發優勢在行業競爭中愈來愈明顯。
2015年 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4.9億人民幣,科研投入達2億元人民幣。在化學藥子行業上市公司排名第17位,2014福布斯中國上市潛力企業100強位列第三位、醫藥類企業第一位。
海思科集團技術力量雄厚,研發中心擁有包括多名博士、碩士等各類科研人員497人,目前研發中心的科研工作涉及腸外營養、腫瘤、心血管、抗病毒、內分泌、中樞神經等多個臨床治療領域,在仿制藥、小分子化學創新藥及單克隆抗體等三個專業領域啟動了69個新項目的研究開發。截止目前,研發中心已為公司成功開發48個新產品,其中首仿上市17個,廣泛用于抗感染、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系統、胃腸外營養等多個治療領域。公司四大主導產品為轉化糖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注射用脂溶性維生素(Ⅱ)、注射用夫西地酸鈉全部系公司國內首家創新仿制,均被收載國家醫保目錄,覆蓋了全國80%以上三級醫院。
4、四川百利藥業有限公司:品牌眾多,營銷專業
四川百利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集團下屬四川百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國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天恒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三家企業。有符合國家GMP要求的顆粒劑、硬膠囊劑、片劑,滴丸劑、凍干粉針,中藥提取、化學原料藥等共6個劑型8條生產線。形成年產中藥顆粒劑1億袋,化學藥顆粒劑2億袋,片劑及硬膠囊劑生產能力為4億片(粒),500萬支的凍干粉針,50噸原料藥的生產規模。四川百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主導產品有:新博柴黃顆粒、新博林顆粒、好好黃芪顆粒、杜拉寶(消旋卡多曲顆粒)、奧博林(臭硝唑膠囊),先奎莎(加替沙星片)、歐克雙(利福昔明片),派斯欣(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等。
5、四川千方藥業:以療效為中心,做現實中藥
千方中藥始創于1756年(乾隆21年),前身“公私合營新都藥材加工廠”,后更名為四川新都中藥材公司中藥飲片廠,2002年1月國企改制重新注冊為成都千方中藥飲片有限公司,2008年3月更名為四川千方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現飲片生產全部通過新版GMP認證。2015年,千方飲片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4億元,入庫稅收282.6萬元。
國藥準字產品建曲、六神曲、半夏曲、膽南星、水牛角濃縮粉是千方中藥的特色產品,供應國內多家著名中藥制藥企業作為中成藥的制藥投料, 袋泡型中藥飲片是千方的另一大特色創新中藥飲片產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建立了自己的藥材加工機械分廠,不僅為自己的企業中藥材加工生產器械設備,現在也將設備銷往全國藥材加工企業,銷售收入2億多元。
6、四川岳池醫藥工業園:定位準確,前景光明
位于川東的岳池,地處渠江、嘉陵江之間,縣城周邊的方圓數十里一馬平川。2012年至2014年,岳池醫藥產業進入起步期。2012年,岳池醫藥產業成功納入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川渝合作示范區(廣安片區)建設總體方案》,上升為國家戰略。到2015年底,園區新拓展面積近1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37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42億元,上繳稅金1.74億元。其中,醫藥大健康企業入駐35戶,投產18戶,產品涵蓋大輸液、中藥飲片、藥用包材、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等,實現產值27.6億元,上繳稅金1.54億元。
未來,岳池圍繞總部經濟、研發、會展中心,布局了七大核心功能板塊。醫藥產業實行“三步走”發展戰略:到2017年,發展醫藥企業100家以上,包含生產、流通和服務業全口徑醫藥產業規模達200億元以上,建成成渝經濟區醫藥制造重要基地、全省百億醫藥生態園區、全省醫藥產業強縣。到2020年,發展醫藥企業200家以上,全口徑醫藥產業規模達500億元以上,建成西部醫藥產業創新高地、西部現代中藥產業基地、西部醫藥健康產業新城。到2030年,發展醫藥企業500家以上,全口徑醫藥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以上,建成全國特色高端生物醫藥創新示范園區、全國健康服務業示范基地、全國醫藥產業強縣。
7、成都國際醫學城:創新驅動,三醫融合
成都國際醫學城,又名千億醫學城,按田園都市理念規劃,最終實現城鄉交融、生態、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和諧發展。前期規劃建設區18.34平方公里,未來預留發展區13.16平方公里。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設施一流、環境優美,適宜醫療、康復養生、產業發展"的原則,構建以醫療服務區、康復養生區、商務配套園區等三個區域共同支撐醫學城項目發展產業集群。
成都國際醫學城定位于國際健康新城。"國際"是指,從國際視野出發進行定位及規劃,順應國際發展趨勢進行產品配置,按國際化水平進行后期運營和管理服務;"健康"是指,以"健康、快樂"為核心元素,著眼于可持續發展,打造中國一流的健康產業集群,是健康產業化的完美呈現。"新城"則是,通過低密度散點布局、生態化運動生活方式、區域資源的集約化利用,打造一個生態健康型的康復療養基地。重點在轉化醫學、醫療健康大數據產業、高端醫療、高端生物醫藥制造、第三方生物醫藥專業服務及其他衍生產業進行開拓發展。按照計劃,到2012年,醫學城初步建成中西部醫療及健康服務核心基地;至2016年,建成為國家健康管理產業示范區;至2020年,醫學城初步建設為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全口徑生物醫學產業規模達到700億元,到2025年達到2000億元。
8、四川國際醫藥健康城:創新模式,促進發展
四川國際醫藥健康城是由四川科盟醫藥貿易有限公司、四川一正泰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由四川一正泰德投資有限公司負責開發運營的中國首席醫藥大健康產業綜合體。項目規劃用地1430畝,總規劃面積20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逾50億元,通過5?6年的建設、運營,打造涵蓋中西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有機綠色食品、道地中藥材、日化品等專業藥品、食品貿易平臺,形成醫藥大健康產品研發、產品交易、倉儲物流、專業培訓、總部基地、醫藥會展等于一體的醫藥大健康產業綜合體;并依托云計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組建第三方電子商務、第三方現代醫藥物流、第三方現代金融融資支付平臺,成就規范化、信息化、集約化、多元化“四位一體”的現代醫藥大健康產業航母。
整個園區的布局采用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統一管理的運營模式劃分為“一園、一心、六區”: 一園:指醫藥大健康產業文化博覽園;一心:國際醫藥大健康會展中心;六區:1.特色醫療體驗區。2.商務綜合配套區:主要是以酒店、大型餐飲、娛樂為主的商務綜合區。3.休閑購物區。4. 產品展貿區。5.OEM聚集區和企業總部辦公區6.第三方倉儲物流及電子商務區。
9、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頗具盛名,成果豐碩
考察團與四川省醫藥行業座談交流當中,四川大學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的楊勝勇教授的發言引起參會代表的高度重視和濃厚興趣。
⑴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四川大學,實驗室于2005年3月經科技部批準建設,于2007年12月經科技部驗收正式成立。同時實驗室也是教育部"985工程"I類科技創新平臺,四川大學交叉學科研究中心。目前是1套人馬3塊牌子:一是創新大平臺(全國范圍高校第一,平臺第三)獲得國家基金支持1.5億元;二是生物治療實驗室,每年獲1000萬元支持;三是國家生物治療協同創新平臺。2014年排名第二,每年獲國家5000萬元支持。實驗室在轉化醫學方面。國家發改委支持10億元,建2座10萬平米的實驗大樓,引進高級人才50位,包括千年計劃14人。
⑵技術鏈全面,建立平臺已達十幾個。如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模式生物(基因工程小鼠、斑馬魚與非洲爪蟾);生物技術藥物、基因治療、干細胞與組織工程、納米生物技術、化學生物學、天然小分子藥物、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等藥物研發關鍵技術平臺;已建成了生物技術藥物及天然藥物的GMP中試生產車間、國家新藥臨床前評價中心和國家新藥臨床試驗基地(生物治療)。
⑶項目多。十二五期間國家支持化學藥開發70多個項目,川大生物重點實驗室占了7個,全國支持生物項目80個,該實驗室占了8個,占全國10%。該實驗室與企業合作,向企業轉移35個一類新藥項目。
⑷人才。目前實驗室有1000人,千人計劃50位,長江學者有幾十位。
⑸產品及研究方向。一是腫瘤免疫抗體治療產品;二是腦科學治療產品,包括帕金森、抑郁癥等患者;三是干細胞治療藥物。重點包括胚胎干細胞、骨髓基質干細胞、造血干細胞、肌肉干細胞和脂肪干細胞等;四是靶向治療腫瘤藥物今年已開發2個一類新藥,其中開發治療肺癌的替尼產品GT9291下一代新產品,3個丙肝產品;五是中藥分離提取方面。實驗室進行天然有效成份純化,比如厚樸提純治療肺癌。如在紅酒中提取活性成分百利純目前已達100倍,計劃到1000倍,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癥。
10、在四川省經信委召開川魯醫藥行業工作交流座談會。
參加人員有山東省醫藥行業考察團成員,四川省經信委翟剛副主任、張忠輝處長、肖蘇副處長、成都經信委冷知用副主任、李映輝處長,四川大學楊勝勇教授,四川省醫藥行業協會副會長石保社、余建軍秘書長,四川省醫藥商業協會王文輝秘書長、商業分會敬書章會長,四川省醫藥物流商會丁仕秘書長以及川大華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綠葉、四川天壽藥業、成都生命科技園、成都醫學城、四川省邛崍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四川好醫生藥業、廣州德福投資、成都易速物流等部門、企業代表及相關人員等。雙方就兩省醫藥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熱點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和深入探討,并爭取進一步合作意向。
二、幾點啟示
(一)政府重視。
1、重慶市各級政府對發展醫藥產業高度重視,認識統一。專門出臺《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醫藥產業發展的意見》,到2017年,累計投資650億元,全市醫藥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到2020年,累計投資1000億元,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總產值超過1500億元。統籌整合工業發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科技等專項資金,重點向醫藥產業傾斜,每年根據工作需要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并在稅收、金融投資等方面支持醫藥產業發展。
2、四川省政府、企業對發展醫藥產業決心大、干勁足、大手筆。本次考察的廣安市岳池縣醫藥產業園過程中,縣領導專門掛帥,成立發展督導組。產業園起點高、定位高、標準高,千方百計在全國范圍內尋求適合產業園發展的合作者。另外,在成都溫江區千億醫藥城考察中,區委領導也是親自陪同,親力親為,詳細介紹,主動交流,這種開放合作,開拓進取的精神及事業心,令人敬佩。
(二)企業重視創新,以特色創新求發展。
創新的意義不止于醫藥行業,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深入人心。對于創新,這次重慶、四川考察中也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和看法。一是重慶藥品交易所的將醫藥電商平臺與醫藥公共交易服務平臺兩網合一運營,以醫藥公信網為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為載體的市場服務創新體系,多方面滿足了會員市場服務需求,實現服務升級,這種貼近市場,服務政府,百姓最終受益的創新服務形式,也是醫藥企業所期待的。而且,下一步重慶藥品交易所正研究在平臺上聯合衛生、社保等部門探索醫保支付方面的政策文件,進一步推進重慶藥品市場的規范有序發展,值得我省思考與關注。二是四川康弘藥業在產品研發創新中的堅持與堅韌,類似于江湖中的“獨孤求敗”,意味著高投入、高風險,卻未必是高收益。在康弘藥業的產品研發創新中,先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有許多新產品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半途而廢,正是這種在創新中鍥而不舍的精神支撐下,其當家產品眼科用藥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朗沐)在投入7個億,歷經百轉千回才修成正果,獨領業界“風騷”。三是科盟•四川國際醫藥健康城的商業模式及思路的創新獨具一格。在醫藥商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要想在這個領域分得一塊利潤蛋糕無疑難上加難。但科盟集團集醫療、藥品、物流、園區建設綜合發展的思路及概念,還有其正在認證中的“秘密商業武器”,給我們帶來全新甚至是顛覆性的感受,這就是創新的力量。
(三)人才及研究院所優勢。
四川醫藥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川省及科研院所的作用。除了像“千億醫學城”、“四川國際健康城”及各地市醫藥產業園所引進的專業人才外,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人才及研發新產品的優勢是一個新的亮點,引起了同行業的高度關注及濃厚興趣,這種優勢可能是我省所無法企及的。
(四)資源優勢。
重慶、四川的中藥產業發展迅速,兩省市的中藥資源是我省在這方面所無法比擬的。其氣候和地質地貌,適宜于多種藥用植物和藥用動物的生長。特別是四川,近幾年在中藥產業發展方面十分迅速,2015年四川中藥飲片的銷售排在全國同行業的第二位,這也得益于四川的天然中藥資源優勢,有一大批像千方藥業這樣的中藥飲片企業支撐著四川中藥的發展。
這次重慶、四川醫藥考察之行獲益匪淺。重慶、四川醫藥企業在在市場開拓中的“闖”和產品研發中的“韌”帶給我省企業家極大的震撼,這種闖勁和韌勁,正是我省企業家所需要和堅持的,再加上山東醫藥人的踏實、苦干,相信完成全省醫藥行業十三五規劃目標,實現醫藥產業由大變強的夢想,也是指日可待。
(來源:山東省醫藥行業協會)